投入大螢幕的懷抱
· 2 min read
今年決定送女友一個外接螢幕當生日禮物,應該是一個相當實用的禮物,她也蠻喜歡的。不過使用外接螢幕的優點實在太多了,我不得不在這邊把它寫下來!
先聊聊用筆電螢幕的問題。
不外乎就是螢幕太小了,所以內容無法放大,並且因為只有一個螢幕,當你要開啟多個視窗時,得把原本就不大的螢幕切割成更小的格子,或是頻繁的切換視窗。
這樣會帶來兩個負面影響:
- 造成記憶負荷:在使用筆電螢幕時,一個視窗可以顯示的內容很有限,所以使用者往往得「先記著一段訊息」,再「接著看下一段」。這樣會造成大腦額外的負擔,無法將精力全部用在理解內容,最終導致理解成效變差。
- 需要頻繁切換視窗: Microsoft Research(Mark et al., 2005)長期追蹤知識工作者後發現:人們平均每 3 分鐘就切換一次視窗或應用程式。而每次中斷後,需要超過 20 分鐘 才能完全恢復原本的專注狀態,意思是,他們根本隨時都處於受干擾的狀態。同時,大腦頻繁被中斷又重啟,對腦力的耗損也相當大。
- 視力問題:用小螢幕,字那麼小,視距又近,很傷視力啊啊啊!
而這些問題,外接大螢幕剛好都能解決。
你可以把視窗放在不同的螢幕上,每一個都能以舒服的大小,清晰地顯示出來。當你想要參考多個內容時,也不再需要切來切去,只要稍微抬個頭就可以將所有資訊一覽無遺。這樣流暢的工作流程可以最大化工作效率,並最小化腦力耗損還有過程中的焦躁感。
上述的好處已經被研究證實了,從 Dell 的研究報告中可見,只要用筆電搭配一個 25-32 吋的外接螢幕,就可以讓生產力提升 30% 以上,如果你用 40 吋以上的螢幕,甚至可以提升 43% 的生產力。
圖 : 不同大小外接螢幕所能提升的生產力
總之,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投資。不用三千塊就可以買到一片帶有護眼功能的螢幕,還能讓以後工作效率更高、大腦更輕鬆。
有夠划算。